北京儿童游乐|儿童乐园“旧貌换新颜”:找回北京孩子的童年记忆

找回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北京孩子的童年记忆——

儿童乐园“焕然一新”

本报记者孙亚辉文图

北京市西城区北辰路9号院,安化桥旁,是中国科技馆“老馆”的所在地。这里的儿童乐园曾经承载着许多北京孩子的童年回忆。圆顶剧场“大球”也在北辰路上。当之无愧的地标。如今,“老馆”已改造成北京科学馆,全新的儿童乐园自2018年12月起正式试运营,开门迎客。近日,本报记者走访北京科学馆儿童乐园,见到了许多带着孩子寻找童年记忆的家长。

四大展区互动体验

总展区面积382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分为“奇幻自然”、“小科学城”、“健康小主人”和“亲子活动区”四个展区,面向3- 8. 不同声音分贝的互动体验,可以控制喷水的距离,设置多面镜反射的“镜子迷宫”,根据当前不同的生活习惯预测自己几十年后的照片,跨越中庭空间的大型机械装置展馆二、三层……儿童乐园通过观察和体验互动,试图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,引导他们通过直观的接触来学习和探索。

“我们没想到的是,有时候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不是一些设计精良、复杂的链接,而是一些简单直观的内容,让孩子更感兴趣。” 北京科学中心副主任齐亚军告诉本报记者,“一些基本的展品很受孩子们的欢迎,比如可以直接看到物理现象的反馈,甚至是水世界和一楼的挖沙区很受孩子们的欢迎。”

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、舒适的体验环境,儿童乐园实行预约入园制度,上午和下午对300人开放。“让孩子们在这里舒舒服服地玩耍,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。今天的保留和目前的限制是为了保护孩子们在体验中的快乐,让他们‘玩得好,学得好’。评论儿童乐园的维度应该不仅要注重数量,更要注重质量,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能学到什么,”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星说。

回顾童年的回忆

“中国科技馆‘老馆’的四栋单体建筑,在改成北京科学馆的时候,基本没有增加1平方米。这座城市的视觉记忆。” 何素星回忆起“改造旧楼”的初衷。

旧貌换新颜,吸引了不少已经结婚创业的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。何素星告诉记者,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,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。“‘我在这里长大,对这里有情怀,一定要来看看现在的儿童乐园变成了什么样子。’ 追寻昔日情怀,也是很多应聘者前来应聘的原因。” 何素星笑着告诉记者。

如今,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儿童乐园,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体验,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自己对过去的回忆。在儿童乐园设计之初,北京科学中心就征求了多位专家的意见,其中包括李香一、许善彦等行业“大咖”,以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理学院、北京师范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高等院校提供专业指导支持,同时根据3-8岁儿童的认知水平规划设计展品。

在儿童乐园,记者看到家长填写的反馈表,用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来评价新落成的儿童乐园。最初是围绕孩子的关注而设计的,现在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。何素星说,虽然开园时间不长,但儿童乐园已经上演了几个闭关时孩子哭着不想离开的有趣故事。“‘有趣而不拥挤’,孩子们喜欢呆在那里,”她说。

展教结合面向世界

从最初的设计到展品的最终定型,开发周期历时两年多。博物馆开馆前,科学馆还特邀专家对场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儿童心理相关培训,让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遇到困难,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鼓励和引导,帮助孩子培养耐心。和毅力。

除了儿童乐园,北京科学馆还通过“科学大讲堂”、“首席科学家”等品牌项目建设科普教育基地。“‘首席科学家’模式将科学家和工程师吸引到科学中心的平台上,成为他们培养下一代科学接班人的基地之一。” 在何素星看来,围绕品牌活动,科普中心可以在展览之外,建立“展览与教育结合北京儿童游乐,以教育为中心”的科普教育传播体系。“现在‘科学大讲堂’的观众已经接近10万人,科学家们教书,做科普教育。

科普中心以北京市行政区划为基础,构建“1+16+N”科普传播体系,引入“N”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。同时,北京科学中心也在努力加强与国外科技馆的合作,向世界开放博物馆。“走出去,加入一些国际科普联盟北京儿童游乐,通过国际交流加强馆际合作。” 何素星说道。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© 2022牛帮生活